您好, 请  免费注册
1咨询热线:400-700-0065
微信扫码关注 了解最新优惠活动 关注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最新消息>中细软独家解读:从“嘀嘀”到“滴滴”,商标可能比你想的更重要

中细软独家解读:从“嘀嘀”到“滴滴”,商标可能比你想的更重要

    发布时间:2015-08-11
8.png

你知道吗,如今火遍大江南北,被称为“全国打车软件的领导品牌”、“全国最大的打车软件平台”的APP“滴滴打车”也有一段心酸的历史。

滴滴打车(小桔公司研发)最初称为“嘀嘀打车”,“嘀嘀”是‌‌O2O商业模式的一大成功案例,从2012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到2014年获得腾讯集团的千万美元的投资,短短几年时间,滴滴打车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60%以上,甚至一度订单数狂超淘宝等企业,如此迅速的成功速度,让很多高新企业望尘莫及。

然而就在市场美誉度、收益度大有斩获的同时,2014年浙江两家公司向中级法院提起诉讼,认为该打车软件侵犯了其商标权,要求其停止侵权并赔偿近亿元人民币。此案公布之后,嘀嘀打车不得已做出反应,就是将打下半壁江山的“嘀嘀”更名为“滴滴”。

更名之后,“滴滴”并未摆脱商标侵权的官司,同年,广州某公司又对“滴滴”提起商标侵权诉讼,广州某公司拥有38类“滴滴”、35类“滴滴”商标。小桔科技公司在各大软件平台向公众提供“滴滴”、“嘀嘀”字样,与原告的商标核准使用的服务相同和近似。当地法院随即受理此案。

1.png

中细软独家解读:滴滴打车侵权及更名事件可以从商标法第三十二条展开解读: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关于这款条例,商标法附加有以下解释性条文:“实践中有的在先权利人明知他人将其在先权保护的客体拿去注册商标但不加以理会,等到商标使用人通过自己的经营,使得该商标广为人知,具有了极高的价值之后,才出来以撤销改商标为威胁向商标使用人要求高额许可费(赔偿费),这无疑对商标使用人有失公平。”

滴滴侵权一案最后的结果属于商业机密,中细软方认为:鉴于被告字号以及品牌名称持续长期使用所累积的知名度和商誉高于原告的商标,根据权利并存的原理,不宜对被告的使用行为认定为商标侵权。虽然也许避免了巨额赔偿,但滴滴中途更名,必然造成部分客源流失和品牌信誉度损失。

2.jpg

因此中细软在这里贴心提醒大家:很多公司创业之初,对于公司来讲“商标”仅仅是起一个便于打入市场的名字,然而这个名字却涉及了知识产权的范畴。小桔科技公司在花巨大精力进行布局商业模式、研究市场需求、多方获得融资的同时,却忽略了知识产权的战略布局。因此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差点遭受巨额赔偿这一致命打击,危机关头才意识到当时的重大失误。可见增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是多么的重要,这无疑给众多创业公司上了必修的一课。

选择中细软,一家有着14年从业经验,1200人专业团队,近10年全国商标代理量第一的公司,从您创业之始,到您雄踞一方,我们将自始至终为您保驾护航!

标签: 滴滴打车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细软"的作品,均为本站原创,侵权必究!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细软”并标明本网网址r.gbicom.cn!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400-700-0065

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作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了解更多
立即咨询7
400-700-00658
官方微信9
返回顶部6

提示

您的信息已收到,感谢对中细软的信任,
请保持您的手机畅通,
30分钟内我们的专业顾问会反馈您查询结果。

我知道了
d

提交成功

专业顾问正在为您评估商标注册通过率

30分钟内查询结果将通过电话或短信反馈给您

我知道了